/AloeR/i_top_xjtu.jpg
新闻网首页 交大首页
主页新闻 综合新闻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外事活动 招生就业
院部动态 多彩书院
校园生活 思源讲堂
人物风采 校友之声
医疗在线 社会服务
媒体交大 新闻纵横
新闻专题 图片新闻
视频交大 理论园地
信息预告 校园随笔
 
 
【陕西日报】陶文铨院士:一个有“温度”的教授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 2017-12-29 10:16 点击: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是引领我搞学术研究的精神动力。

——陶文铨

“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是我愿意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为把西安交大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把我们的学科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在西安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教授陶文铨慷慨激昂的演说赢得师生们阵阵掌声。

陶文铨教授作为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为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尺讲台 一生情怀

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算起,陶文铨在讲台上已经度过了51个春秋。这些年来,除了出国进修的两年外,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授课。

陶文铨讲课很有特色,重点突出且信息量大,深受学生欢迎。在对本科生的教学中,他注意引入新内容,并且常常通过采用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研究生课程则加大新内容的比例;对博士生的课程,每次都要更新15%到20%的内容,还特意引入一些有分歧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

虽然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计算传热学等课程,陶文铨已经讲过无数遍,但每次课前他都会重写讲稿或者修改PPT,纳入新的体会和内容。

“记得1989年秋天,陶老师给我们上传热学课程,课堂上他风度翩翩,我们都喜欢听他的课。”现在已是能动学院教授的王秋旺当时就被陶文铨的魅力所折服,一心报考了他的研究生。

“不能耽误学生的一堂课。”陶文铨这样说,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他曾经的学生、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何雅玲还清晰地记得,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一次,正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的陶老师,特意提前归来,从机场直接赶到教室给同学们上课。甚至他上午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下午就回去上课。他上课时间控制得非常好,常常这边话音落下,那边下课铃声刚好响了。

陶文铨的弟子,如今也是西安交大青年骨干教师的李增耀告诉记者:“陶老师很喜欢教学。我们都觉得他年纪大了,为了自己的身体不应该投入这么多在教学上了,但根本劝不住,几百人的大课他照常上。”

陶文铨参编的《传热学》及编著的《数值传热学》是目前我国热能动力类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使用最广的两本教材。他同时还是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能源概论、资源共享国家级精品课程传热学的负责人。

“笨鸟先飞” 终成正果

“笨鸟先飞,这句老话,是小时候母亲常常教育我的话。”陶文铨回忆说,“如果说我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都是勤奋的结果。”

1957年,交通大学主体全部迁往西安。当时从绍兴稽山中学读完高中的陶文铨凭着对交通大学的满腔热爱,报考了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从此扎根西北。“交大西迁,扎根黄土仍然枝繁叶茂,我便是这棵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叶。”陶文铨说。

1980年,41岁的陶文铨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当时我就像一块干海绵被放进了海洋里,拼命地汲取知识的水分。”回国时,他用大部分积蓄买了书籍资料和磁带。这些资料和听课笔记,他都无私地与国内同行共享。

回国后,陶文铨一直从事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这两个分支领域的研究,他所领导的研究组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国家发明奖二等奖。本世纪初,他根据国际上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动向及时提出了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的新课题,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经过近5年的努力,使我国在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前沿。

2007年,陶文铨创建了亚洲计算传热学会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系列性的国际会议。迄今为止,陶文铨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级的荣誉近30项,出版专著与教材9部,发表SCI文章320余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先后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西安交大工程热物理学科保持国际前列、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这些成绩的取得,陶文铨作为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功不可没。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陶文铨所创建的西安交大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研究团队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他培养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已经指导101名研究生获得学位。他的毕业生大部分在国内有关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许多已经成为校、系领导或者学术带头人。留在本校的青年教师中,已经有2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陶文铨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刚留校时,陶文铨帮助他们制订进修计划;刚开课时,他给予教学指导;申报项目时,他则给予帮助和支持。何雅玲告诉记者:“在我成长过程中,他就像父辈一样,不断地提供帮助和支持。”王秋旺等弟子对此也是同样的感受。而这一切,在陶文铨看来再正常不过:“想想自己的孩子,也希望他在上学的时候能遇见好老师,既然自己当了教师,就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

3年前,陶文铨的弟子们发起捐赠,设立了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育基金,用于母校能源动力学科优秀教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饮水思源,这正是陶文铨乐意看到的。

原文刊载于陕西日报12月29日2版

报道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71229/html/page_01_content_002.htm

作者:陕西日报记者 王天洋
编辑:程洪莉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信息预告 更多
 
 
栏目新闻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微信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 新闻流程
  版权所有:西安交大校园文化管理办公室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网络带宽